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省泗安医院 > 院务动态

广东省泗安医院副院长钟山荣获麻风病防治最高荣誉奖“马海德奖”



发布于 2025-02-08 12:44:32

【简讯】2025年1月13日,马海德基金会公布了2025年度“马海德奖”获奖人员名单,全国共有11名麻风防治工作者获奖。广东省泗安医院副院长、专家钟山同志获此殊荣,是本年度广东省唯一获奖者。马海德奖是全国麻风防治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也是我国医学最高荣誉之一,其设立旨在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物传记——一位不爱戴口罩的医生

20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有大大小小近百个长期与世隔绝的麻风院村。1988年的夏天,这些“村”里时不时会有这么一位不怕麻风病传染的男医生,他与病人接触不戴口罩、不穿手套,和病人一起聊天、用餐,还亲切地与病人握手。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他坦然跟麻风病人接触,让病人们深受感动。他就是钟山!

心系麻防工作,为麻风防治奉献青春

1988年,钟山同志大学本科毕业后到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参加工作,自此开启了长达三十余载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广东省曾是全国麻风病发病率最高省份之一,面对广东省严峻的防控形势,在那个“谈麻色变”的年代,麻风病医务工作者人手紧缺,但钟山同志不忘初心使命、勇当大任、锐意进取。他全身心扑在麻防工作一线,和麻风病防治战线工作人员走遍全省,进行实地考察与现场督导。经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广东省终于在2011年完成了“以县区为单位达到100%‘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钟山同志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寻求多方支持,提升麻风康复者生活质量

2011年2月起,钟山同志因表现出色,经省卫生厅选拔,担任广东省泗安医院副院长,长期分管麻风病康复休养、医疗和财务等工作。为改善广东省麻风休养员居住及生活条件,体现党和政府对这一弱势群体关怀,钟山同志多次调研,积极申请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医院康复中心休养员生活及医疗补助,为麻风病防治和休养员畸残康复服务的提供支持。

钟山同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每年为畸残的麻风病人及康复者实施畸残矫治手术及发放防护用品等康复服务,同时利用医疗收入自筹经费,不断完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康复中心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对麻风溃疡康复治疗实行分级管理,麻风病康复者(以下简称“休养员”)顽固性复杂性溃疡均明显好转,避免了截肢,整体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同时,加强了省泗安医院医疗队伍能力建设,培养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设置心理咨询室,为休养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陪伴麻风康复者,书写医者大爱之心

麻风病虽然治好了,但休养员们普遍存在自卑、孤独的心理,难以真正融入社会。为帮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钟山与医院干部职工义务为他们理发、修剪指甲。每逢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等,钟山同志都会和休养员们集体过节。

2013年始,在钟山同志的带领下,省泗安医院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与麻风康复休养员“手拉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活动。钟山同志主动“认领”三位畸残程度高,并发症多、年龄大的休养员。其中有一位来自广东增城,双腿截肢休养员陈满全令他印象深刻。陈伯10岁得了麻风病,就一直住在麻风院村,他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但内心仍渴望能外出“看世界”,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钟山同志每次带领年轻医生查房,都会和陈伯多聊上几句,嘘寒问暖,和陈伯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

有一天上午,陈伯看着电视,里面有一家人过年围炉吃肉丸和饺子的画面,很是羡慕,说没吃过牛肉丸。钟山同志刚好查房路过,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就从广州市场买回2斤新鲜的潮汕牛肉丸,在康复中心饭堂煮熟后喂到陈伯的嘴边,陈伯感动得老泪纵横,用残缺的手握着钟山说:“您不是我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钟山同志时时关注休养员们的麻风后遗症治疗进展,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为病人排忧解难、给予关怀,许多像陈伯这样的休养员逢人便说“钟院真是好人啊!”

助力医院转型,以“皮”养“麻”

自钟山同志分管单位临床业务后,着眼于医院麻风防治经费不足和麻风病患者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带领职工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果断将工作重点放在“防”“治”结合上,既狠抓麻风病的防治,又在皮肤病门诊建设上下苦功夫:带领单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创建5个皮肤病亚专科,不断完善科室设置、大力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凸显专科特色。

目前,省泗安医院年服务皮肤病患者从2011年的5.1万人次提高到14万人次,既成为麻风病监测窗口,也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近五年,医院自筹经费用于麻风院康养服务、医疗门诊和办公后勤的改善。省泗安医院作为东莞市唯一一家省级公立皮肤病医院,更成为服务群众皮肤健康的重要平台。

钟山同志在30多年麻风防治工作中,为麻风康复休养员和麻防战线医护人员做了多少好事,我们无法一一赘言。如今,钟山同志已近退休年龄,仍然不忘每个星期至少三次回到麻风防治临床一线,医治这群平均年龄76岁的特殊病患。用他温暖的手如亲人般送走了一批批年迈的麻风康复休养员,给予他们临终关怀。他的敬业,他的无私,是马海德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用平凡的事迹征服了不平凡的麻风病防治事业,为树立“广东医生”形象作出了表率。

【粤泗宣】

就医指南

  • 预约诊疗
  • 就医流程
  • 就医须知
  • 专家门诊时间
  • 医院布局
  • 交通指南
  • 所有课室
  • 科室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