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
手册
弗兰兹•格瑞特
(Franz Greiter)
发明了第一支防晒霜,
于是,我们可以放心晒了。
无处不在,是你最熟悉的紫外线
按照波长的长短,我们把阳光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部分。其中,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它又可以分为UVC、UVB和UVA,UVA又分为UVA1和UVA2。UVC基本被臭氧层吸收,因此,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是UVB和UVA。
Part
1
UVB、UVA对皮肤的影响
UVB:中波紫外线,俗称“晒红段”,它是皮肤晒红、晒伤的元凶。大部分被表皮吸收,可引起红肿、水疱、脱皮等急性反应,甚至可以引起皮肤癌变。夏天和午后的UVB“杀伤力”很强,但穿透力一般,玻璃、帽子、遮阳伞和长袖衣服等都可以阻挡部分UVB。
UVA:长波紫外线,俗称“晒黑段”,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直达真皮层,除了晒黑,还能引起皮肤老化,出现松弛和皱纹!!这种影响是可叠加、可累积的,即使每天只有几分钟暴露在阳光下,累积下来足以导致持久的晒黑及老化。
UVA的强度随季节、天气、晨昏的变化较小,虽然能量低于UVB,但它可以穿透玻璃,即使是在阴雨天、车内或室内,我们的皮肤也不能完全避开UVA的“攻击”。
如果不防晒,皮肤就会提前进入衰老期,细纹、暗沉、色斑等皮肤问题都会接踵而来。
Part
2
防晒霜怎么选?
防晒霜上最熟悉的标志是SPF和PA,你知道它们究竟代表什么吗?
SPF代表防晒系数,主要是指阻隔UVB的能力,SPF指数越高,对UVB的阻隔力越好。PA代表UVA防护指数,+代表防护强度。
如何选SPF、PA值
SPF:
2~8:冬春秋早晚阳光和阴雨天
9~20:夏日早晚和中等强度阳光
21~30:户外、旅游、夏日午后
>30 :强烈阳光照射(如高原)
☀
PA与防护时间:
PA+:4小时
PA++:8小时
PA+++:超强防护
从事户外活动时,
皮肤白晢的人容易晒黑,
最好选择PA+++;
小麦色、油性皮肤的人,
可选择PA+或PA++。
Part
3
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防晒成分通过反射(物理防晒)或吸收作用(化学防晒)来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物理防晒成分能同时抵御UVA和UVB,化学防晒成分可分为UVA吸收剂和UVB吸收剂。通常,单一的化学防晒成分达不到UVA和UVB广谱防护,并且有些防晒成分在阳光下易分解、吸收率低。所以,目前大多数防晒产品都是物理+化学防晒(广谱防晒),以提高防晒系数。
Part
4
肤质与防晒霜
油性皮肤:质地较厚的防晒乳易堵塞毛孔出现粉刺、痘痘,应选择清爽水润无油型防晒霜(水剂)。
干性皮肤:干性皮肤容易干燥敏感,晒后水分流失明显,应选择质地滋润,补水保湿的防晒霜。
中性皮肤:可选择乳液状的防晒霜。
敏感皮肤:出于安全性考虑,最好选择专业针对敏感肌肤的医用防晒霜或是物理防晒霜。
Part
5
防晒霜涂啊涂
1、出门前30分钟涂好防晒霜;
2、每次至少1~2ml;
3、户外活动时应2~3小时补涂1次,如果暴晒,1小时要补1次;
4、游泳时最好选用防水型防晒霜;
5、日光浴应选择SPF高的防水型防晒霜。
Part
6
晒后修复必不可少
晒后多补水,及时修复晒伤
1、晒红的皮肤需冰敷镇静,缓解灼热感,建议用一条薄毛巾隔离皮肤和冰袋以减少刺激;
2、使用晒后修复产品促进皮肤修复;
3、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湿补水为主,敏感肌肤可使用保湿喷雾;
4、补充水分,多喝水;
5、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果;
6、如果皮肤发烫疼痛,还出现脱皮、起水疱,就要赶快去看皮肤科医生,千万不要瞎折腾!